最新回答(29条回答)
传统环卫工人这个岗位通常在人们的映像中代表的是:
脏:作业环境恶劣,需要亲手把垃圾等污秽物清理干净。
乱:人多、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沟通和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差:待遇差,岗位的社会认同程度不高。
但是,环卫工人为大家带来了洁净的生活环境,大部分人还是对环卫工人还是比较尊敬的,但
我相信大部分人自己是不想从事这一份职业的,包括很多环卫工人他们自己,很多环卫工人都是因
为自己没有什么技术能力,或者因为文化程度、自身身体条件、解闷等等原因从事这一份工作。
但是不远的未来,这一情况或许会改变。
随着机械水平越来越高,各类清扫保洁、垃圾收运设备不断更新迭代,以盈峰环境(原中联环境)
为代表的环卫装备制造商向时长推出了许多适用于不同环境、用途的环卫装备,近几年,全国的环
卫装备品种、技术呈井喷式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环卫装备的普及上。
作为环卫项目的成本中心,人力成本一直占据着环卫一体化项目(即包含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等
环卫服务的复合型项目)总成本约50%。因此,市场实际上是需要提高项目的机械化水平来降低
人力成本的。比如一台18吨的扫路车一天8小时作业里程可以达到30-40公里,按一公里1人的作业
量来衡量,那就可以替代30-40人的工作,一人的企业成本各地可能不同,按一般3000元一人的企
业成本来算,一年为36000,那么一台车一年可以产生至少108万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减少了人员
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
其次,随着中国慢慢步入老年化社会,现在环卫工人的招工十分困难,很多地区已经陷入用工荒,
年轻人很多也看不上这份工资以及这份工作背后代表的社会身份。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不得不
提高工资水准,这进一步加剧了成本压力。
因此,在将来,机械化进一步扩大是可以预见的。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加深,那么对于环卫工人的招募便不再是有手就行,会要求工人有基本的文化水
平、机械素养、学习能力强、精力好等素质,从而适应机械化作业。有这些要求,自然作业环境、
工资待遇以及社会声望也会相应提高。
我们说到环卫工人就能联想到身穿一件火红的黄色马甲,左手拿扫把右手拿簸箕的形象。无论是严寒酷暑,一年四季如果你留意的话,每次在马路边、街道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就因为有了这些辛勤的劳动者,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才能这么的整齐、干净。未来随着社会进步,环卫工人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待遇会逐渐改善,但同时环卫工人的地位提升,也需要大家的尊重。
现在有些人不但没有帮助减少他们的负担,还不断的乱扔垃圾,造成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不久前我看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把喝完的可乐瓶随手一扔,就像是理所当然的一样。瓶子正好扔到了马路中间,当时环卫工人看到了,马上向瓶子走去。突然一辆小汽车飞驶而来,环卫工人差点被撞飞了。车里的伺机还对他骂个不停,环卫工人的表情只是一脸的无奈。
每每中午时分,户外骄阳似火,大家都在家里吹着空调,吃西瓜,谁也不愿意出去。大街上的“黄马甲”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看看他们身上的衣服没有一点干的,浑身上下全都湿了,就像刚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一样。因为他们的幸苦劳动,我们的家园才能这么的干净舒适。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制造一个休息的地方,让他们避一避酷暑;我们要倡议一下商场、银行、公共场所能为这些环卫工人留一些片刻歇息的地方,让他们在酷暑难耐的夏天还能感受到一丝凉意。
环卫工人这个职业是值得我们大家尊重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地球上会变成垃圾场。地球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我们都要爱护保护它。收起一些随意乱丢垃圾的小动作,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和环卫工人一起来保护好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