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退避三舍是出自哪场战争

搞错了,是战役
头像
匿名用户
1671 次浏览2023.07.20 提问
50

最新回答(5条回答)

头像
匿名用户
2023.07.20 回答
提问者采纳

城濮之战

抢首赞
头像
2023.08.08 回答

1、退避三舍这个时间发生在城濮之战中,因为晋国的重耳为了报答当年逃亡之后受到楚王善待的恩情,所以在晋、楚两国交战的时候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现在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免冲突的发生,从而退让、回避的行为。2、退避三舍个故事讲的是晋国的重耳为了报答当年逃亡之后受到楚王善待的恩情,所以在晋、楚两国交战的时候实现自己当初的承诺从而退避三舍。

抢首赞
头像
2023.07.29 回答

“退避三舍”是出自春秋时期的晋楚争霸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晋国和楚国发生了多次冲突,最后晋国采取了“退避三舍”的策略,主动后退九十里,以示诚意,最终达成了和解。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采取克制和忍让的态度,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抢首赞
头像
2023.07.21 回答

退避三舍是出自晋楚城濮之战,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抢首赞
头像
2023.07.21 回答

退避三舍是出自城濮之战。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抢首赞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