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多重优势作用
最新回答(2条回答)
液体菌肥在农业生产中具备多重优势作用,主要包括1:
增强土壤肥力:
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供植物吸收,提高土壤肥力1。
改善土壤结构,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1。
促进植物生长8:
产生生长激素和其他有益物质,刺激植物根系和叶片生长,增强光合作用1。
提供易吸收的营养,促进植物整体生长1。
提高抗病抗虫能力1:
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降低作物受病虫害的风险1。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1。
环保可持续:
相比化学肥料,液体菌肥更环保,减少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1。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水和能源较少,减少废弃物产生1。
提高肥料利用率2:
分解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等元素,提高肥料的整体利用率3。
改良土壤:
补充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性,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3。
快速繁殖形成益生菌群,改善土壤及根系周边的生态结构2。
防治病害:
快速繁殖的有益菌在土壤中形成优势种群,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病害发生2。
调节植株生长:
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刺激作物体内产生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3。
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7:
分泌多种酶,分解土壤中的多种离子,提高养分利用率,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2。
补充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融合大量微量元素、矿物质以及丰富的微生物群体,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3。
改善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退化6:
补充土壤有益微生物区系,改善土壤质量,增强作物抵抗力和生长速度5。
提供全面的作物营养6:
固氮、解磷、解钾,促进多种矿质营养元素的释放6。
提高我国化肥资源利用率6:
实验测定显示,施用液体菌肥后,土壤全氮、速效钾、速效磷等均有显著增加6。
向土壤中补充活性有机质6:
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提高地温,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6。
以菌食菌,大量补充有益菌6:
抑制或杀灭有害菌,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6。
液体菌肥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液体菌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多重优势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够分解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等元素,并将其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还可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氮合成“生态氮肥”;
改良土壤:施入土壤后,可补充大量有机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使板结的土壤变得疏松透气。同时能在土壤中快速繁殖形成益生菌群,从根本上改善土壤及根系周边的生态结构;
防治病害:其中的有益菌能在土壤中快速繁殖,形成优势种群,阻止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及对作物的危害。其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对土壤中的致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甚至对部分有害病原菌有杀灭作用,从而减少有害微生物的危害机会;
调节植株生长:大量繁殖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能刺激作物体内产生大量的赤霉酸、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而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
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可以分泌多种酶,分解土壤中被固定的多种离子并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养分利用率,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并且使果实上色均匀,口感更好,显著改善品质;
缓解农药残留危害:有效缓解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残留带来的危害,快速缓解僵苗、弱苗,使其迅速恢复生机;
增强抗逆性:后期可有效防止早衰,增强作物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抗涝等抗逆性能;
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预防、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解磷解钾:提高有机物对土壤中磷、钾的利用率;
抗重茬:长期使用可以减轻作物的连作危害和生理病害;
平衡土壤 pH 值:有助于改善土壤过酸或过碱的情况。
液体菌肥的使用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条件、使用方法和土壤状况等。在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使用环境的温度,生物菌肥中的生物菌一般在土壤18℃-25℃时生命活动最活跃;
采用穴施或开沟施的方法,避免冲施或撒施,以保证菌群集聚发挥作用;
关注土壤的 pH 值和有机质含量,土壤 pH 值在6.5-7.5时适合生物菌繁殖,有机质是生物菌的载体;
控制使用数量,应与复合肥混合施用,但要注意化肥量不能过多;
避免在有杀菌环境中使用,不能和杀菌剂混合使用,在温室大棚中施用时也要注意避免紫外线灯;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土壤见干见湿时更有利于生物菌的活动,施用后合理灌水,选择晴天上午浇小水,并进行划锄以增加土壤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