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
最佳答案
中医所说的阴阳五行,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古人认为阴阳是“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一般而言,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五行则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通过这种关系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防治。五行学说认为,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在不断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无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等,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