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怎么在结交朋友的同时,也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由于我没事的时候就特别爱看法制节目,发现很多时候真是人心隔肚皮,只要触碰到他们的利益,哪怕最亲近的人也会反目成仇。虽然在我单纯的心底,依然觉得社会还是美好的,好人终归会比坏人多。但每次去到陌生的环境时,又总会想起这些事,导致很害怕与陌生人社交,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孤单单一个人。有时候你刻意去找他聊天,别人又会觉得你在讨好,有时候你不爱说话,别人又会觉得你很孤僻。
头像
匿名用户
169 次浏览2025.05.06 提问
30

专业回答

头像
2025.05.06 回答

你好。没必要过于紧张,好人本来就比坏人多,只不过无法区分,这是难处。

但不管好人坏人,聊天而已,都能聊的,地位差距大,就不去尬聊,能避则避,地位平等,就没有刻意之说,谁巴结谁呢?而不爱说话,在很多场合,可是品优特质,很值得赞许的,眼光独特的人,会更加欣赏的,别人谈的事情,谁会喜欢长舌之人?且只是聊天,不触及他人利益,不影响自己成长,如何就会不安全了?

懂得趋利避害就好,与人交往自然些,不涉及利益,你也不会有损害的。而涉及利益的交往,就一定要有自保的能力,学会其中的获利手段,否则就不要涉及。

抢首赞

其他回答(1条回答)

头像
2025.05.07 回答
提问者采纳

在结交朋友的同时保护自身安全,需从信息保护、身份验证、社交技巧和应急准备四个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保护个人信息与隐私2

谨慎公开敏感信息 :避免在网络交友中透露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等敏感数据,仅分享非关键信息(如年龄、职业)。

明确隐私边界 :交往初期不主动询问家庭背景、收入等私密问题,尊重对方不愿分享的内容2。

二、警惕虚假身份与诈骗

核实对方身份 :通过社交媒体账号、第三方平台交叉验证信息,避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或过度好感8。

识别风险信号 :对突然的慷慨承诺、紧急求助保持怀疑,理性评估对方动机。

三、建立健康社交边界

身体与情感界限 :明确拒绝不适当的肢体接触,公共场合保持适当距离;对涉及隐私的话题(如感情、家庭)选择性回应。

使用社交技巧规避风险 :通过转移话题、模糊回答等方式避免暴露隐私,同时观察对方行为特征(如过度靠近、言语冒犯)。

四、应急准备与独立性

告知亲友行踪 :见面前向亲友提供对方基本信息及见面地点,便于紧急求助8。

选择安全见面场所 :优先在咖啡馆、购物中心等公共区域见面,避免私密环境8。

保持独立与自信 :不因他人评价动摇自我,遇到危险行为果断终止关系并寻求帮助8。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拓展社交圈,又能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抢首赞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