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陶瓷雕铣机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有哪些?
最新回答(1条回答)
提高陶瓷雕铣机加工表面粗糙度实际上就是要增大摩擦力。
摩擦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人们在冰上滑行时,如果不用力,就会逐渐变慢,最后完全停止下来。关闭了汽车或机器的发动机以后,汽车的前进速度和机器的运转速度都会逐渐变慢,结果终于停止。用摩擦力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负电荷。这里,因为丝绸和毛皮都是粗糙的,它们和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时就会产生摩擦力,正是这摩擦力使物体带上了电。
一个物体,当它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总要受到一个阻碍滑动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滑动趋向的方向相反。
产生滑动摩擦的原因很复杂,简单地说,可以认为是由于接触面的粗糙不平,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它们的凸出部分要相互碰撞并且要被破坏。这就造成了一种阻碍滑动趋向的摩擦力。
放在房间里地板上的桌子,不去推它,它静止不动;如果我们试用不大的水平力去推它,它还是不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不是跟我们前面所讲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有了矛盾?不是。原来在我们推桌子的时候,桌子与地板间也会产生摩擦作用。人作用在桌子上的推力和地板作用在桌脚上的摩擦力相平衡了,所以桌子仍能维持静止状态。象这样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虽然还没有滑动,但在外力作用下已经有了滑动趋势。这时也要产生摩擦力。因为这种摩擦力阻止物体开始滑动,所以叫做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把长方形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C上。B的一端系一根绳,并且经过装在桌边的滑轮与盘A相联。逐渐增加盘A内的砝码数,即逐渐增大作用在物体B上的外力F。我们发现,在外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B并不立即开始滑动,表明这时物体B受到的静摩擦力f总是恰好与外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保持平衡。但当外力增大到一定的数值时,物体B就开始滑动。这说明,在一开始时,静摩擦力是随着外力的增大逐渐增加的,但在增大到一定的数值以后就不再增加。这个数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用f最大来表示。
在物体B上加几个砝码,以改变桌面对它的托力,也就是改变它对桌面的压力N(通常叫做正压力)。同样地做几次实验后,我们发现,最大静摩擦力随着正压力的增大而正比地增大。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即f最大=μ₀N……(6·1),式中,μ₀叫做静摩擦系数,它和接触物体的质料和接触面的粗糙情况有关。当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不很大或不太小时,μ₀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当盘A内的砝码增加到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如果轻轻地推一下物体B,它就继续匀速滑动。这时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重新做上面的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f也和正压力N成正比,即f=μN……(6·2),式中,μ叫做滑动摩擦系数,它也和接触物体的质料和接触面的粗糙情况有关【如果物体滑动较快,μ数值除与接触物体的质料和接触面性质有关外,还和速度有关,通常和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大小也几乎无关】。在数值上μ₀略大于μ。
如果一个轮子、一个圆柱体或者一个球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这时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例如,当火车的轮子在轨道上滚动时,汽车轮子、自行车轮子以及木柱或木桶等在地上滚动时,都有滚动摩擦存在。
用一个圆柱形的物体代替长方形物体,重新做这个实验,就可以发现,使圆柱体作匀速滚动时所需加于盘A中的砝码数,要比使长方体作匀速滑动时所需加的砝码数小得多。由此可见,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常常设法利用滚动摩擦来代替滑动摩擦。例如,搬运笨重的东西时,总是要放在带有轮盘的车子上运;在有些笨重的家具下面安装了小的轮子,以便于推动;在自行车的车轴和轴承之间放置了一种叫做滚珠轴承的光滑的钢球,使自行车运动时钢球在轴与轴承之间滚动,以减少摩擦。
摩擦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当汽车在刹车的时候,是由于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而使汽车停止下来的,如果轮子和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太小,汽车就不容易开始运动,汽车轮胎上的凹凸槽纹,就是为了用来增加静摩擦的。冬季汽车在通过冰冻的道路时,为了增加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静摩擦,常常在汽车的后轮上缠以铁链。又如人在光滑的冰面上走路时,往往容易跌交,这时脚的运动加快了,身子没有那么快,就要向后跌倒,也是由于摩擦太小的关系。
在所有的机器内部的各个转动部分都有摩擦力,结果使轴承、轮轴或其他运动部分变热。在这些情形中,摩擦是有害的,因此我们经常用润滑剂或滚珠轴承来减小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