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升本扩招进入第六年,为什么扩招后,很多专升本的大学生仍然毕业找不到工作?
专业回答
其他回答(1条回答)

全日制专升本扩招,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本来是想帮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让更多人有学上,可时间一长,问题越来越明显,最后不少学生拿着文凭却找不着工作,到底咋回事?
先说规则方面。扩招只想着多招人,没顾上教育质量。以前专升本难考,有的省份一万考生只录两三千,现在反过来,录取百分之50-70的学生,淘汰的少,有的专业几乎报了就能上。更不合理的是,有些地方不让往届生考,明明往届生里也有学得好的,却没机会。学校这边也接不住,好点的二本院校嫌学生基础差不愿招,最后只能让职业技术本科来收。考试也越来越简单,英语考初中水平,题都直来直去,学生考高分还以为自己厉害,其实根本没学到真东西。
再看学生。为了升本,专科三年根本不学专业课,光背语文、数学这些考试科目,期末找老师划重点就能及格,甚至花钱买假比赛证书凑学分,专业术语都认不全。升上本科后,还是老样子,听不懂专业课就找老师要考点,两年下来啥本事没长,就多了张毕业证。之后又跟风考研,别人考他也考,问他为啥考,自己也说不上来,就觉得学历高了好找工作,完全不管以后能干啥。
还有培训机构和学校。培训机构就靠制造焦虑赚钱,专升本时说“专科找不到工作”,催学生报班;学生升了本科,又说“本科不够用”,再推考研班,还帮着弄假比赛、假论文,让学生觉得不用真学也能过关。有些学校也不管育人了,为了完成招生名额、保证毕业率,眼睁睁看着学生混日子,根本不教真技能,成了“发文凭的机器”。
最后结果就是,学生读了八年书(专科3年+本科2年+考研3年),只会应付考试,没半点专业技能。企业要能干活的人,他们啥也不会,没人要;想考体制内,岗位少竞争大,也考不上。国家需要能做事的人才,他们却成了“空有文凭的混子”,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还让专升本的文凭越来越不值钱。
说到底,教育不是为了造文凭,是为了培养有用的人。学校得好好教专业课,让学生学真本事;政策得改改,别光看招生数量,也得让往届生有机会考;学生也别光追着学历跑,有真技能才能找到好工作,这样专升本才不算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