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判决完全明显偏向被告,全写我一个人的问题;被告没有证据的部分却只字不提怎么办
二审判决出来了,我看完火大;6页的判决书全都是各种说我证据不足如何,说我什么表现自愿赠予。对方诱导我做出自愿赠予的言语只字不提,我提交了多项证据却说只有微信聊天不足以证明;还以我没有要求归还的部分来说事。而且其中对方收的生日理解并非是自己的实际生日,这些法院和判决书全都没有查也没有提。完全就是偏向对方,我该怎么办;要怎么检举这枉法裁判,信访的检举信要怎么写?有什么格式吗?
最新回答(2条回答)
你们当地纪检委,检察院门口理论上是要设立投诉信箱的,另外也有对应的网站和热线电话。各类地图软件查询你会即可。但你行动前自己要有概念。
你一旦检举就意味着你的个人信息必定暴露。因为投信箱必然被监控,而你一旦提到具体案件,那当事人信息都在卷宗里。
检举的格式不重要,关键是信息要素齐全。包括案件编号,被检举人现在所在的机构全程(某省市县中级人民法院这种),其姓名职务,两次案件的编号,庭审时间具体到日(如果你直接附上判决书,那许多信息都已经有了)。然后就是你提问里的详情,把你认为不实的点点明。
如果越级,那最高人民法院基本排不上队,且最高院对于性别区别对待是有明确指导文章的,而你的案件数额与同类案件而言不大,性质也是经济纠纷,不太可能被重视。最高检察院,和中央纪检委也是同理。
即便被受理,维持二审的可能性更大。因为通常案件终结于二审,推翻二审意味着破了一堆人的法律业绩,打了一堆人的脸,所以指责你扩大影响并驳回你的申请的预期结果你自己要有数。
信访局比检察院和纪检委更没意义。因为信访的概念更模糊,检察院是有明确监督判罚公正职责的,纪检委是查组织个人的纪律问题的,唯有信访,那什么情况都可以说,但也就意味着太宽泛管不动。你要去,同开头,信箱+网站+热线。
如果你走视频或者作文路线,进行网络传播,那要么容易被具体平台限流没有热度,要么就是有传播量从而被当地公安盯上,所谓批评教育,让你删除扩大影响的视频这类操作是比较常见的。
所以建议你,别太信维权这一套,因为维权的底层逻辑是,更有实力的一群人为你服务,那如果对方思想没问题,你也就不会有二审这个问题了。而对方思想要有问题,比你实力更强的这个群体有什么理由为你服务呢?这本身就是个悖论。
你要稳妥解决,那就得长期准备了。
路线1,你也进入体制,那就是从考试开始爬官场的路,一眼看不到头。但这种一旦成了,风险是最低的。这需要十年报仇不嫌晚的耐心和觉悟。你选了的话,方向尽可能走律政当检察官方向。虽然高层位置大概率是被安排掉的,但能进去至少有中层的希望和作为。
中期解决,风险提升。
路线2,花钱调查或者你自己学习投入精力调查。对方能有这样的作为,那其黑料肯定远不止这点,持续调查收集内容,注意,这次的目的不是为了什么打官司,而是曝光打击让其做不了社会人。这个也需要耐心,鸡毛蒜皮的不够看,要性质恶劣到不只是贪财的程度,你参考最近被判的翟欣欣,理解一下舆论传播和当事人资源的作用。这个案子属于敲诈勒索性质的,刚好比你那个诱导自愿赠予严重一级,你要想着法子把它升级往严重了推。对方的作为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你才能借得更多的力量。
而短期的代价过于巨大,你参见马彩云王佳佳的例子就明白了。不推荐,但说出来是让你清楚目前这些个机构存在的现实问题,让你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