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初打币”和“初铸币”的区别在哪里?

头像
匿名用户
792 次浏览2025.09.22 提问

最新回答(2条回答)

头像
2025.09.23 回答

“初打币”与“初铸币”都被藏家视为“源头状态”,却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制造环节,差异体现在工艺、出处与外观三条主线。

一、工艺之别:冲压与浇铸的分水岭  

1. 初打币——手工锻打:将烧红的贵金属扁坯置于铁砧,用重锤手工冲压数次成型,压力不均,边缘常显轻微起伏。  

2. 初铸币——模具浇铸:把熔融金属注入雕模腔体一次成型,冷却后再经简单修整,币面整体平整,留有浇口或毛刺磨痕。

二、出处之别:官局前夜与官局首日  

1. 初打币多产生于“设局前试工”阶段,由匠人在作坊内小量试打,用以检验坯片厚薄、图案深浅,未进入官方统计,存世寥寥。  

2. 初铸币则指官局开炉后“第一锅”正式浇出的样币或首批流通币,虽亦稀少,但属官方档案承认的“第一批次”。

三、外观之别:锤痕与浇痕的签名  

1. 初打币图文锋棱峻拔,地章可见同心圆状锤印,边缘非绝对正圆,厚度误差肉眼可辨。  

2. 初铸币图文圆润,地章平滑,于隐蔽处常留细长浇道线或打磨痕,边缘浇口被锉磨后呈微小缺肉,正圆度优于手工锤打。

简言之:初打币是“锤出来的官前样”,初铸币是“浇出来的官首批”;前者带锤韵,后者留火痕,两者身份同源却不同宗。

头像
匿名用户
2025.09.23 回答

这两个确实很容易混淆,“初打币”更强调物理方面的初,是模具在最早期状态最好的情况下压印而成的;“初铸币”更强调时间上的初,指的是发行初期提交给评级公司认证的硬币.所有的初打币都是初铸币,但并非所有初铸币都能达到初打币的品相。    

抢首赞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