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免疫耐受打破”?
最新回答(2条回答)
“免疫耐受打破”(Break of Immune Tolerance)是指机体原本对特定抗原(如自身组织、外来无害物质或肿瘤抗原)的免疫无反应状态被破坏,
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并攻击这些抗原的过程。
这一机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区分“自我”与“非我”,对自身成分或无害物质(如食物、共生菌群)保持“沉默”,避免错误攻击。
这种特异性无反应状态称为免疫耐受,由胸腺阴性选择、调节性T细胞(Treg)抑制、免疫检查点等机制维持。
耐受打破(Break of Tolerance),
当上述机制失效时,免疫系统可能错误识别自身抗原或过度反应,引发:
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1型糖尿病);
过敏反应(如花粉症);
抗肿瘤免疫激活(癌症免疫治疗的目标)。
常见原因与机制
类型 触发因素 后果举例
自身免疫 遗传易感性+环境(感染、药物、紫外线)→自身抗原暴露或分子模拟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
过敏 过敏原(如尘螨)→Th2细胞过度活化→IgE介导的炎症反应 哮喘、过敏性鼻炎
肿瘤免疫逃逸 肿瘤通过PD-L1等信号抑制T细胞→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人为打破耐受以恢复攻击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癌症,
研究与应用,
疾病治疗:
抑制耐受打破(如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病);
主动打破耐受(如癌症疫苗或CAR-T疗法激活抗肿瘤免疫)。
前沿领域:
调节肠道菌群、靶向Treg细胞或表观遗传修饰以重建免疫平衡。
简单总结,
坏的打破:导致自身免疫或过敏(需抑制)。
好的打破:用于抗癌或抗感染(需促进)。